孝親敬老 話說美德——為明中學八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
? ? ? ?關于重陽節的來歷,《易經》中把“六”定為陰數,把“九”定為陽數,九月九日,日月并陽,兩九相重,故曰重陽,也叫重九,又稱重九節、曬秋節、“踏秋”,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,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,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,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,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。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,與除夕、清明節、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。
? ? ?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,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、敬老、愛老、助老的風氣。2006年5月20日,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2018年10月17為農歷九月九日,為我國的傳統節日,重陽節,也是敬老節。
? ? ?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。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景、登高遠眺、觀賞菊花、遍插茱萸、飲菊花酒等活動。
? ? ?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,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“曬秋”特色。去鄉村賞民俗、看曬秋,已成為鄉村旅游的一種時尚。“曬秋”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,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。
? ? ? 重陽節還有登高的習俗。金秋九月,天高氣爽,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。
? ? ? 重陽日,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,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。農歷九月俗稱菊月,節日舉辦菊花大會,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。從三國魏晉以來,重陽聚會飲酒、賞菊賦詩已成時尚。在中國古俗中,菊花象征長壽。
? ? ? 菊花含有養生成分,晉代葛洪《抱樸子》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。重陽佳節飲菊花酒,是中國的傳統習俗。菊花酒,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、祛災祈福的“吉祥酒”。
? ? ?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,所以又叫做茱萸節。茱萸入藥,可制酒養身祛病。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。茱萸香味濃,有驅蟲去濕、逐風邪的作用,并能消積食,治寒熱。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,多災多難,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。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“辟邪翁”。
? ? ? ?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了“孝”字,就是說在公元前11世紀以前,華夏先民就已經有了“孝”的觀念。《詩經》中則有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(qú)勞”、“哀哀父母,生我勞瘁”的詠嘆。而關于敬老、養老的專門史料記載則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。
? ? ? ?中國傳統孝道文化是一個復合概念,內容豐富,涉及面廣。既有文化理念,又有制度禮儀。從敬養上分析,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:
? ? ? 立身。《孝經》云:“安身行道,揚名于世,孝之終也”。這就是說,做子女的要“立身”并成就一番事業。兒女事業上有了成就,父母就會感到高興,感到光榮,感到自豪。因此,終日無所事事,一生庸庸碌碌,這也是對父母的不孝。
? ? ? 諫諍。《孝經》諫諍章指出:“父有爭子,則身不陷於不義。故當不義,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”。也就是說,在父母有不義的時候,不僅不能順從,而應諫諍父母,使其改正不義,這樣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義。
? ? ? 善終。《孝經》指出:“孝子之事親也,居則致其敬,養則致其樂,病則致其憂,喪則致其哀,祭則致其嚴,五者備矣,然后能事親”。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,在喪禮時要盡各種禮儀。
? ? ? 敬親。中國傳統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對父母首先要“敬”和“愛”,沒有敬和愛,就談不上孝。孔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于犬馬,皆能有養,不敬,何以別乎?”
? ? ? 奉養。中國傳統孝道的物質基礎就是要從物質上供養父母,即贍養父母,“生則養”,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綱領。儒家提倡在物質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,如果有肉,要首先讓老年人吃。這一點非常重要,孝道強調老年父母在物質生活上的優先性。
? ? ? 侍疾。老年人年老體弱,容易得病,因此,中國傳統孝道把“侍疾”作為重要內容。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,要及時診治,精心照料,多給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關懷。
? ? ? 我國歷代的法令都有類似的規定,凡需贍養老人者,官府可以減免其徭役和賦稅,有罪者可以減輕其刑罰;同時都把“不孝”定為十惡大罪之一,不肯撫養甚至辱罵毆打父母或祖父母者,都要被官府嚴厲處治,處以絞刑和腰斬。
? ? ? ?因此,孝親敬老從我做起。我們應該做到:常問好、講禮貌,讓長輩舒心;少空談、多幫忙,讓長輩省心;求上進、求正道,讓長輩放心;勤學習、苦鉆研,讓長輩開心;遇難了、勤商量,讓長輩稱心;遇矛盾、能寬容,讓長輩順心。那么,具體應該怎么做呢?
? ? ? 做好自己的事,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,尊重、關心、照顧長輩,推而廣之,尊重、孝敬所有的老人。
? ? (1)養老,在物質生活上照顧贍養長輩;
? ? (2)敬老,在精神生活上真正敬重長輩;
? ? (3)尊老,用學業上的進步讓長輩感到欣慰;
? ? (4)報恩,將孝敬長輩的愛心推及到關心他人,關心集體,熱愛祖國,熱愛人民。